聚结器

愿为天地度经纬

时间: 2023-12-15 02:49:03 |   作者: 企鹅电竞在线直播官网

  四十三年的坚守,日复一日的攻关,几代人的艰辛,换来了我国激光陀螺技术从无到有、从落后到赶超的飞跃。

  几年前的一个冬夜,三湘大地被严寒和狂风笼罩。已过午夜,在南岳衡山附近的一家宾馆,服务员用怀疑的目光审视着眼前的一群人。这群人深夜还在抱着箱子进进出出,神情兴奋,服务员怀疑他们是一群窃贼。

  这群被误会成“窃贼”的人来自200多公里外的长沙。来到衡山,他们是要完成一项车载实验。由于狂风冻雨大作,这趟不远的路程,他们足足走了6个小时。

  这群人来自国防科技大学。他们的使命,是为祖国研制出属于自身个人的激光陀螺,而为了这份使命,他们已坚守了将近半个世纪。

  所谓“激光陀螺”,是一种在加速计配合下能感知物体任意时刻空间位置的高精度器件,被誉为武器平台定位导航系统的“心脏”,大范围的应用于陆、海、空、天多个领域的高精度惯性导航。

  让时间回到上世纪70年代初。彼时,美国已经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在激光陀螺领域取得突破,并在世界上引领了一轮激光陀螺的研制热潮。在国内,钱学森敏锐捕捉到了激光陀螺的巨大价值和应用前景,交给国防科大两张小纸条,上面写着激光陀螺的简单原理,指示学校加强研究。1971年,学校成立了激光教研室,开始了激光陀螺艰难的探索之路。

  刚开始研制激光陀螺时,研究人员连制作激光器用什么材料都不知道。一次,激光教研室创始人之一的高伯龙听说大理石膨胀率较低,能选用。为节省开支,他就推着平板车到长沙火车站工地去捡废料,一次又一次,风雨无阻。

  正是凭着这样的精神,1994年11月,我国第一台激光陀螺工程化样机在国防科技大学诞生。自此,我国成为继美国、俄罗斯和法国后,世界上第四个能够独立研制激光陀螺的国家。

  在此之后,围绕着激光陀螺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推广,国防科技大学激光陀螺技术创新团队迎来了一个又一个的重大成果:

  “毫不夸张地说,经过四十多年的科研探索,目前我国慢慢的变成了世界激光陀螺研发技术强国。”采访中,国防科技大学激光陀螺研究所所长罗晖如是说。

  1994年,该团队第一台激光陀螺工程化样机通过国家验收。当晚,高伯龙和同事们难得轻松地从实验室出来散步。高伯龙忽的发现路旁不知何时多了一座楼。

  “这件小事足可以反映出老一辈科研人员的奋斗精神。而这种精神已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代代传承。”国防科技大学激光陀螺研究所副所长杨开勇说。

  作为科研小组成员,一位姓胡的副教授多年都没有发表过论文,除了因为一部分科研成果涉密不能发表外,更重要的原因是他就没有时间写论文。

  “激光陀螺看上去并不复杂,但对工艺的要求极高。我们既要从事研究,又要做很多蓝领工人的工作,哪里还有时间写论文?”

  “我们一年平均加班1500小时,你算算,我哪里还有时间写论文啊!”这位副教授爽朗地笑着。

  因为没时间,激光陀螺团队的成员放弃了发表论文;也因为没时间,分不出精力准备报奖材料,成立43年来,该团队只报了3次奖,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据了解,目前国内生产激光陀螺的企业的技术源头,几乎全部来自国防科大那几间不大的实验室。面对激光陀螺实现产业化的要求,科研团队主动与校外相关的单位合作建立生产线。

  对此,有人质疑科研团队有点“傻”,自己研究的成果却交给别人使用。但激光陀螺科研团队所在的国防科大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秦石乔却说:“面对国家利益,其他都是浮云。让成果最大限度转化为战斗力,是我们最大的心愿。”

  作为国内激光陀螺技术的领军团队,几乎每个小组成员都在相关领域占了重要地位。因此,一些地方和单位也开出了百万年薪请他们加盟。然而,面对诱惑,很少有成员真的舍弃这个团队。

  “这要看你追求什么了。”采访中,小组成员黄云说,“如果追求金钱,外面的世界一定更着迷。但在这个团队,我们是对国家具有重大意义的项目的主人,孰轻孰重,一目了然。”

  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信念,团队的凝聚力、向心力慢慢地加强,团队持续不断的发展壮大。“这是我们攻下一次次科研难关的重要保证。”杨开勇说。

  谈及未来的发展,学院政委姚炳洪信心满怀:“目标指引方向,创新永不止步。我们将继续弘扬忠诚使命、勇攀高峰、团结奋进、甘于奉献的陀螺精神,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作出更大贡献。”

上一篇:咸阳:我市小伙严重创造能将泥沙分拣离析再生使用
下一篇:我国首条跨海高铁、第三条智能高铁:福厦9月28日开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