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器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放飞青春梦想

时间: 2024-04-23 11:01:22 |   作者: 企鹅电竞在线直播官网

  【主人公】王艺淞,陆军步兵学院指挥信息系统工程专业学员,毕业综合成绩排名第一。在校期间荣立三等功2次,获评“四有”优秀学员2次,获江西省物理竞赛一等奖、“国才杯”全国英语阅读比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二等奖等。

  “我宣誓:志愿到艰苦边远地区去,到练兵备战一线部队去,到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前不久,在陆军步兵学院举行的学员毕业仪式上,王艺淞庄严宣誓,随后在立志戍边的横幅上郑重签下自己的名字。

  最优秀的兵要在最艰苦的环境中摔打锤炼。2019年,习主席视察陆军步兵学院的新闻,让当时正在准备高考的王艺淞心中燃起了投笔从戎、卫国戍边的梦想。填报志愿那夜,他最终在提前批次志愿一栏坚定地选择了陆军步兵学院。

  “报考军校固然很好,但这样的成绩可以有很多选择,你真的想好了吗?”面对亲友的关心,王艺淞回答:“练兵场上学员们的蓬勃朝气、昂扬士气和血性杀气深深感染了我,我想像他们一样,在火热军校中绽放青春光彩。”

  “王艺淞的刻苦是出了名的!”说起王艺淞,同学王田宁赞不绝口,“训练间隙,场地旁有他背英语单词的身影;操课之余,走廊上有他捧书复习的身影;休息时间,学习室有他搜索解题技巧的身影。学习对他来说,早已成为一种习惯、一种‘肌肉记忆’。”

  刚入校时,王艺淞也有“水土不服”,但他不怕苦、不服输,每天坚持饭前拉单杠、熄灯后做俯卧撑,每次5000米跑训练都竭尽全力。从及格到优秀,他每一天都在进步,从副班长、班长、排长再到毕业综合演练中的连长,他的个人军事素质不断提高。

  大二赴井冈山现地教学瞻仰革命烈士陵园时,王艺淞作为官兵代表敬献花篮。当他倾听着先辈们感人的革命故事,仰望着那座勾勒出冲锋姿态的英雄浮雕时,脑海里闪现出无数烈士英勇牺牲的画面,也坚定了心中的答案:“作为军人,我要像革命先辈一样,为国家牺牲奉献,无怨无悔!”

  2022年习主席给陆军步兵学院全体毕业学习成员的回信,让王艺淞更加振奋,看到学长们积极做出响应号召、纷纷申请赴边的场景,他更加坚定了卫国戍边的初心,郑重向党支部递交了赴边申请书。

  4年的军校淬火,让王艺淞心中的理想逐渐丰满。最后一学期,大家都在热议毕业分配的话题,王艺淞心中的执念越发坚定。陈祥榕那句“清澈的爱,只为中国”,在他心中不断激荡;祁发宝团长伸开双臂的画面,让他久久不能忘怀。毕业综合演练后,王艺淞再次向党支部递交了赴边申请书。

  王艺淞兴奋地把自己赴边的想法讲给父母听,电话那边,父母先是担心,后是理解。“好男儿志在四方,我们尊重你的选择!”王艺淞对边疆的“一往情深”,最终得到父母的支持。

  选岗时,安静的教室里,传来王艺淞坚定的声音:“边疆总要有人去,为什么不是我呢?经历4年的淬火,我相信我可以肩负起卫国戍边的使命!”

  “对我来说,专业第一不是选择安逸的借口,卫国戍边是我军旅人生无悔青春的答案。大漠孤烟别有一番风情,我会热爱边疆、扎根边疆、建设边疆!”在打好行囊,即将奔赴边疆之际,王艺淞写下了矢志边疆、建功军营的火热誓言。

  临行寄语:“铁马秋风绽芳华,大漠孤烟边为家。”舍弃安逸、远离家乡,你毅然选择到艰苦边远地区去,用实际行动践行强军誓言,在你身上,体现了新时代革命军人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学员队教导员王晓龙

  【主人公】李大兴,火箭军工程大学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学员,毕业综合成绩排名专业第一。在校期间,历任兼职班长、区队长、参谋等职务,获评“四有”优秀学员1次、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陕西省二等奖,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西北赛区三等奖。

  “我宣誓:坚决服从组织分配,到边疆去,到一线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立志献身国防事业。”火箭军工程大学戍边学员集体宣誓活动中,李大兴紧握右拳,眼神坚定而执着。

  翻开李大兴的戍边申请书,有这样一段话:“好男儿就是要到‘荆棘处’历练,将青春之花盛开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李大兴第一次听说“艰苦边远”4个字,是在地方大学参军入伍的政策宣讲会上。“我当时只想当两年兵,接受锻炼后回学校继续完成学业,对‘艰苦边远’并没有特别的思想准备。”他说。

  当兵第一年,李大兴随单位到西北执行任务。第一周,他完全不适应干燥的环境,喉咙刺痒得夜难成眠。然而,李大兴看到驻守在那里的兄弟单位官兵个个斗志满满,学专业、练体能,战风沙、斗酷暑,从无任何怨言。在那里,他感受到祖国是具体的、可以触摸的,具体到山上的每一块石头、脚下的每一寸土地。

  一次考核中,李大兴担负阵地警戒任务。只见阵地上导弹缓缓竖起,剑指苍穹。这一幅铁马秋风的壮美画面,让他的心中升腾起强烈的震撼和自豪感——作为军人,能参加这样的任务就是最大的荣誉。也是在那一刻,他做出了报考军校的决定。

  大二时,李大兴看到新时代卫国戍边英雄群体的事迹,他在被深深感动的同时,也在思考:“相同的年龄,他们在最艰苦的地方守卫国土;同是军人,在祖国需要的时候,我能不能够做到随时挺身而出?”

  “毕业时,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把最清澈的爱献给祖国!”从那时起,卫国戍边的种子在李大兴心中发芽了。

  没承想,大四寒假的一个小插曲让他陷入两难。放假归家,父亲递给李大兴一张病理诊断报告单,告诉他妈妈得了重病。

  手术定在除夕前一天。在手术室门口等待的6个小时格外煎熬,李大兴想了很多:父母都已年过60岁,母亲的身体又出现状况,还有一学期就要毕业,将来到底是离家近一点,还是听从内心的召唤到艰苦边远地区建功立业?

  除夕夜,李大兴和父亲坐在母亲床边,看到母亲浮肿的脸庞和身上插的管子,他心疼不已。转头看到窗外的万家灯火和绚烂的烟花,他向父亲道出内心的想法。

  “你上大学在湖北,当兵到云南,上军校在西安,好男儿志在四方。”父亲说,“从你当兵入伍到考军校,你做的每个决定,我和你妈都支持,这一次也不例外。你还年轻,应该去艰苦的地方历练,既然已经选择了当兵,就要做到优秀以身许国的准备!”

  经过治疗,李大兴母亲的病情也得到一定效果控制,身体一天天好起来。当党支部征集主动戍边的意愿时,李大兴第一个递交了赴艰苦边远地区申请书,随时等待祖国的召唤……

  临行寄语:好男儿志在四方。革命军人的选择,从来都与忠诚、责任和奉献紧密相连。对于你来说,这里的“四方”,是最能体现自身价值的地方,是最能发挥专业特长的地方,是最能锻炼成长的地方,归根到底,是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我要大声对你说一句:李大兴,好样的!——学员队教导员蔡鹏皓

  【主人公】赵思哲,武警警官学院信息安全专业学员,毕业士兵学员综合成绩排名专业第一。在校期间担任学院国旗护卫队队长、大队模拟骨干,获评优秀员、“四有”优秀学员。

  说起赵思哲,在武警警官学院可能没人不认识他。2022年7月央视军事频道播出一期特别节目“武警警官学院:在加钢淬火中磨炼迷彩青春”,赵思哲以主持人身份出镜。他那挺拔的身躯、帅气的外表、阳光的气质,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作为学院国旗护卫队队长,学院各种活动总少不了他的身影。就是这样一位“名人”,最近他的毕业选择去向,更令大家对他刮目相看。

  2019年,赵思哲从武警四川总队某部考入武警警官学院。按理说,成绩优异的赵思哲毕业后可以回到原总队。然而,他主动放弃,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去西藏。他说:“选择去西藏并非我一时冲动,军人的征途是星辰大海,无限风光在险峰,越艰苦的地方越磨砺自己,这是我深思熟虑后的决定。”

  去年寒假,赵思哲在手机上看到一条新闻,在海拔4520米的高山有一个无名湖边防连,官兵们长期担负艰巨的戍边任务。当无名湖边防连官兵将一面来自广场的五星红旗升起在边防一线时,赵思哲禁不住热泪盈眶。

  从当兵入伍开始,赵思哲就在警卫勤务大队担负升旗任务,考入军校后,他又凭自身的过硬素质进入学院国旗护卫队,并从大三开始担任护旗方队队长。伴随国旗一次次升起,赵思哲也在一点点成长。那面高原上的国旗让赵思哲看到了边防战士的初心与使命,也看到了自己的追求和信仰——他想去祖国的边疆亲手升一次国旗。

  然而,选择到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原工作,父亲担心赵思哲不能适应高原环境,有些心疼。赵思哲就利用微信视频给父亲做思想工作:“你不是常常教导我,年轻人要敢于到艰苦的环境下磨砺自己吗?边防,正是年轻人接受磨砺、成长进步的好地方。”如今,父亲不仅全力支持儿子的选择,还教育赵思哲的弟弟要以哥哥为榜样。

  从决定赴边起,赵思哲就开始有明确的目的性地进行体能训练。从来就没上过高原的他,为了模拟高海拔环境,专门买了一个“阻氧面罩”,每天晚上他都会带着面罩,背着胶枪给自己加练。每次难以坚持时,赵思哲的脑海里总会浮现出那面高原上的国旗。

  赵思哲还为自己量身定做了一个“进藏攻略”。攻略里,从思想准备到体能储备,从理论知识到军事技能,几乎全部涵盖。“进藏攻略”的扉页上写着这样一段话:“从雪域高原到万里海疆,从深山密林到大漠戈壁,无论条件多么艰苦,气候多么恶劣,都是祖国的大好河山。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爱得清澈,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选择。”

  “到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一条横幅高高挂在学院的“忠诚大道”上。离校前,赵思哲和战友背着行囊在横幅下排成一排,向培育他们4年的母校敬礼致敬,转身奔向新的征程。

  临行寄语:选择赴边,是去向,更是志向。思哲,你选择去的地方虽然离家很遥远,但离梦想很近。愿你能永葆初心,砥砺前行,做一只托举梦想的雄鹰,在高原的天空振翅翱翔。——学员队教导员冯超

  【主人公】谭琴,空军工程大学通信工程专业学员,毕业综合成绩排名专业第三。在校期间,获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全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三等奖,荣立三等功1次,获评“四有”优秀学员1次。

  “我自愿到基层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毕业选岗时,作为“三到”学员里第一个选岗的毕业学习成员,谭琴的双眼掠过选项里的家乡衡阳,也忽视了很多市区单位,没有丝毫犹豫,选择了驻地在新疆的空军某部。从这里到家乡,地图距离是4400多公里,这个距离足以跨越大半个中国。

  从小在湖南长大的谭琴,自高考结束在提前批志愿中写满10所军校起,身边便始终萦绕着一个不理解的声音:“一个小姑娘,为什么放弃那么多重点大学,去千里之外读军校?”

  儿时,谭琴常听父亲念叨牺牲的大伯。入伍后远航执行任务,刚成年不久的大伯不幸牺牲,永远留在了祖国的海疆。一直以烈士大伯为榜样的谭琴,参军入伍成了她心中魂牵梦萦的事。

  如愿来到空军工程大学,路过校园宣传栏,谭琴时常看到很多学长学姐主动赴边的事迹。一个个生动而真实的故事,不停地冲击着她的思想。

  大三上学期时,谭琴想要了解边防,便主动联系上分配到西藏的学姐张羽翔。“在西藏,你最可以感觉到军人的神圣与崇高。”张羽翔说。

  看着学姐发来的那澄澈的天空、真诚的面孔、淳朴的生活照片,谭琴不由心驰神往。漫步在校园的小路上,她想象着祖国边陲的模样,想象着学长们建功一线的生活。

  平时给家里打电话时,谭琴都会想方设法把话题引到“边疆”上。心细的母亲逐渐明白了她的想法。母亲深知倔强的女儿一定会坚持自己的想法,最后含泪默许了女儿的选择。

  “到边疆去!我志愿做一株绽放在雪域高原的巾帼雪莲,为祖国守卫最澄澈的蓝天!”大三下学期伊始,谭琴向党支部递交了全队第一份“三到”申请书,主动请缨前往艰苦边远地区。

  “只有自身素质过硬,才有能力担当戍边重任。”接下来的日子里,谭琴在笔记本上郑重列出自己的“赴边计划”,加班加点为自己充电赋能。

  最后一年的军校时光里,谭琴先后担任班长、模拟连指导员,她抓紧一切可通过的时间,积累基层管理者带兵方法技能;尝试参加多种学科竞赛,斩获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全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三等奖;通过计算机三级考试,毕业设计被评为“优秀”……一份份成绩单,见证着她赴边的决心和誓言。

  选岗前夕,谭琴一心想去梦想中的西藏,但今年学员队没有赴藏指标。于是,她选择了指标里最边远的新疆。

  “作为一名军人,必须有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条件最艰苦的戈壁大漠才是我的灵魂故里。”那晚,她再次递交了“三到”申请书。

  临行寄语:行程千里,母校永远在这里。瘦弱的你骨子里坚毅如磐,眼神中满是决然与无畏。古有花木兰替父从军,今有你以身许国,何其壮哉!愿君乘长风破万里浪,在大漠孤烟中写就最美华章!——学员某大队政委陶应东

上一篇:【48812】行情天极网_全国经销商行情
下一篇:金融英语口语素材积累 (45)